2.挽联,一般不写成通用联,而要根据逝者的职业、身份、年龄撰写专用联。因为,通用联不能足够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和悼念。
3.本题答案,因题目中没有介绍“父亲”的职业、身份、年龄等基本情况,所以写成通用联。
(资料图)
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是什么意思?首先说一下,这句话是苏轼说的,出自于他的词作《定风波》。
这句话的字面的意思好理解,也就是说: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,而始终保持从容、镇定,用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。
当然这样的解释是无法真正触及苏轼要表达的含义的,只有将这句话放到整首词里,再结合苏轼写这首词的时间和背景的话,才能更好地理解词人所要表达的含义。《定风波》原词如下:
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。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这首《定风波》还有一条小序,小序的意思就是说:三月七日这一天,在沙湖道上中途遇雨。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,同行的人都被雨淋湿了,他们觉得很狼狈,只有“我”不这么觉得。过了一会儿天晴了,就做了这首词。
根据词中小序可知,这是苏轼在去沙湖的路上中途遇雨,苏轼为什么要去沙湖呢?沙湖又是哪里呢?在苏轼《东坡志林》一书中记载到:“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,亦曰螺师店,予买田其间,因往相田。”这条记载正好可以用来佐证苏轼在《定风波》词中小序写的“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”。
原来这首词作于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(1082),这一年也是苏轼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。苏轼到黄州后,在沙湖买田耕种,苏轼在黄州亲自躬耕,也是出于一家人的温饱而不得不从事的。在三与七日这天去沙湖的时候,正好中途遇雨,就写下了这首词。
苏轼的这首词在简朴的词意中表达了深意,是一首看似寻常却波澜横生的词。虽然写的是雨中随感与眼前情景,词中却处处透露着词人心中的感慨。词作由自然现象谈到人生哲理,是苏轼的一首典型的即景生情的词作。
开篇句“莫听穿林打叶声”,写得是雨点打在林中的树叶之上,发出声响,可见这场雨来得突然,也是一场大雨。“莫听”二字有表明词人虽然途中遇雨,但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这突降的大雨。
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紧接上一句,是词意的延伸,也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。这一句表明词人在雨中照常前行,并没有因为被雨水淋湿而表现出不堪的、弱不禁风的样子来。这又呼应小序中“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”的这一句。“何妨”二字甚至还有自我调侃的味道。
开篇两句是全词的主旨,词中所营造出的情境都是由这两句引起的,可以说具有主导全词情感的作用。
所以词意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句。“吟啸且徐行”是词人对自己在雨中状态的描写,他一边在雨中徐徐前行,一边放声吟唱,他还说道“这有什么可怕的”。“谁怕”二字正好表现了苏轼此刻的心境:旷达而又乐观。
“竹杖芒鞋轻胜马”,芒鞋就是草鞋,在这一句中出现的“竹杖”“芒鞋”和“马”三样事物都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呢?
“竹杖”“芒鞋”在苏轼的作品中不止一次的出现,如苏轼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时,途经庐山,曾写有《初入庐山》一诗,诗中写道:“芒鞋青竹杖,自挂百钱游;可怪深山里,人人识故侯。”
由此可见,“竹杖”与“芒鞋”是词人此刻身份的代表,因为苏轼贬谪黄州之后,是没有任何职务的,等同于一个闲人,也正如他在词作《南歌子》写的那样,是“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”的一种生存状态。而马,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。
两者都从第二句中的“行”字引出,所以在词作中就具有了对比的意味。苏轼为什么说“竹杖芒鞋轻胜马”呢?词人用一个“轻”字一笔点明,非常耐人寻味。
因为竹杖芒鞋是轻巧的,然而在雨中泥泞的道路上行走时,尤其是芒鞋,难免会拖泥带水,会给行走带来极大的不方便。比起骑马来说又差远了。那么词中的“轻”字必然另有含义,分明是有“无官一身轻”的意思,为什么这么说呢?
古代的士大夫阶层信奉的是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的信条,苏轼因反对新法,于元丰二年被人构陷,有一些反对苏轼的人从他的诗中断章取义,挑出一些诗句,并说成是“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”。于是苏轼被送进御史台狱,羁押四个多月,这就是有名的“乌台诗案”。虽然苏轼免于一死,事后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,本州安置。
在元丰三年(1080年)到黄州后,苏轼给好朋友李之仪(苏门“后四学士”之一)的回信中曾写道:“得罪以来,深自闭塞,扁舟草屦,放浪山水间,与樵渔杂处,往往为醉人所推骂,辄自喜渐不为人识。”
苏轼初到黄州的日子并不好过,别人的冷嘲热讽时有发生,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。从给李之仪的回信中可以看出,苏轼却将这一切认为是一件可喜的事情。
苏轼的这种心态看似有违常理,因为一般人在这样的情况下,心情会非常低落甚至沮丧。可是苏轼却一反常态,可见此时的苏轼对于官场已经有点厌倦了,甚至他对于做官表示出厌烦与畏惧的心理,心中由此产生了归隐的想法。
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和情境,词作由此而引出一句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来,这一句也是最能反映苏轼此时此刻内心情感的句子。
“一蓑烟雨”其实并不是写眼前的情景,而是在说词人的心中事。结合小序“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”,此时的风雨中哪里还有蓑衣可披?“烟雨”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,而是泛指,指的是烟波浩渺、风片雨丝的苍茫景象。
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其实勾勒出的是一位隐居江湖,过着从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,此刻的词人既没有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之心,也不用再担心宦海的沉浮,他的心态从而变得更加平静,心境更加安宁,全身心都沉浸在这样难得的平静中。
这首《定风波》作于三月七日,这一年九月的时候,苏轼又写了一首《临江仙》,词中有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馀生”的句子,据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二记载:当主管苏轼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,以为苏轼产生了畏罪潜逃的想法。这当然是黄州知州对苏轼话语的片面理解。
我们再结合苏轼答复李之仪书信中的“扁舟草屦,放浪山水间,与樵渔杂处”几句的话,就自然而然地能想到,苏轼确实是将这样的生活认为是一种可喜的事情。
他的这一种心态,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在不同的场合、不同的诗词中表达过,只要我们留意一下苏轼在黄州的诗词,就可以发现这一点,也正好可以彼此印证。
这就是苏轼对人生的态度,这“一蓑烟雨”也象征人生的风雨、政治的风雨。而“任平生”,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,而始终那样的从容、镇定,用旷达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,这一句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。
他就是以这样的人生态度过完了他的一生,即使是他在跌宕起伏的仕途上,甚至晚年被贬谪到遥远的岭南,他也没有对流露出对人生的悲观,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就是苏轼的人生观。
下片是词人对雨后情景和感受的描写。“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”三句,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:一边是料峭的春风,使词人感到丝丝的冷意;一边是山头斜照的夕阳,此时词人又感到些许的温暖。
这既是写景,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,真实的人生不就是这样的吗?有冷有暖,有苦涩也有甘甜,在寒冷中有温暖,在逆境中又有一丝希望,在忧患中又有一份喜悦。
“山头斜照却相迎”,是词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,是一种通观,是苏轼经历“乌台诗案”和仕途沉浮之后,在灵魂上的升华。
其实下片开头的三句,都是实写,尤其是当词人看到雨后天晴,斜阳迎着自己回家的身影后,词人透露出的是一种喜悦的情绪。这又正好和词中小序的“已而遂晴,故作此”可以进行对证。
“山头斜照却相迎”七个字,词人闲笔随意写来,却又是点睛之笔。没有这个“已而遂晴”,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。写晴,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。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,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?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: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萧瑟指的是风声和雨声。
此时天已放晴,词人回顾沙湖道中所经历的风雨,心里面当然是很有一番感触的。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,他早已惯见,但是仕宦生涯中风雨的袭来,却又很难料定何时会突然袭来。
苏轼于此想得更深,他说无风雨最好。无风雨,则盼晴、,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,这便是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的真谛。如何才能做到仕宦生涯中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的境界呢?苏轼也给出了答案,那就是“归去”二字。
这本来是东晋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中的一句话,苏轼却巧妙的运用到自己词境中。苏轼此时的心境也完全照应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旷达境界了。
正如苏轼此刻的状态,行走在沙湖道中,也是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,人生的旅途哪有一帆风顺?即使是像苏轼今天的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也比他在仕宦生涯中的风雨难料好多了。
这就是苏轼在《定风波》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词作的含义。
回答完毕,欢迎交流。
标签: